查看原文
其他

北极光吴峰对话APUS李涛:顺势而为,出海正当时丨Going Global 访谈

孔露娇 创业邦 2021-02-22
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创业创新正在由Copy to ChinaCopy from China转变,以东南亚、印度、中东、非洲、拉美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主要阵地。创业邦特此推出「Going Global」栏目,对话一线出海人物,讲述一线出海故事。
本期节目由创业邦与Facebook联合推出,对话嘉宾为APUS创始人李涛与北极光创投高级合伙人吴峰,对话主持为Facebook大中华区营销总监陈耿星(Patrick Chen)。
 | 孔露娇
编辑 | Lucius
采访丨Patrick Chen



2014 年,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,互联网红利日趋见顶,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浪潮开始兴起。


曾与周鸿祎一起创办360的李涛发现,全球70多亿人还有30多亿人无法上网,与国内激烈的红海市场相比,海外新兴市场还是蓝海一片,于是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机会。


2014年6月,李涛创建了APUS(A Perfect User System的缩写),成为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出海企业。五年后,APUS在全球已经有14亿用户,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成为中国出海企业为数不多的“独角兽”之一。


APUS投资人北极光创投吴峰在访谈中透露,当时与李涛第一次接触,就被他的激情和对海外的市场的认知打动,“这也是北极光有史以来投资决策最快的一个案子。


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发展了20年,不仅形成了领先的技术优势,也有了从0到1到100的经验优势,所以有能力为其它地区的用户提供好的技术、产品和商业模式,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。


对于海外不同市场的发展,出海老兵李涛感受颇深:当你真正走到海外去的时候,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异彩纷呈的,当东半球风平浪静的时候,西半球可能正暴雨倾盆。


北极光吴峰对话APUS李涛访谈视频


“出海要趁早”


主持人:从2014年创立到现在,APUS的用户已经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成为出海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之一。APUS能取得现在的成就,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?


李涛: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有三个,第一个是“出海要趁早”


2014年的时候,中国的互联网竞争已经非常激烈,我们当时经常说“红海一片”“血海一片”,那时候我们看到海外的互联网发展有巨大的机会。全球有70多亿人,当时只有30多亿人能够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网,还有30多亿人没有上网,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蓝海市场。


APUS是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出海企业,也是第一家真正的以出海为定位的互联网企业,第一家真正大规模走出去的企业。这五年时间,我们在海外已经有超过14亿的活跃用户,覆盖200多个国家,25种语言,其中69%的用户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。


第二个原因,我想叫“顺势而为”。


2013年国家提出了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其中包括中国经济、中国企业走出去。那时候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呈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外向性,这是国家的一个大趋势或者战略,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“顺势而为”地走出去。


与此同时,中国互联网在2014年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,与美国的互联网产业几乎同步,所以我们有能力为海外的新兴市场国家,带去成熟、高品质的互联网产品技术和服务。


第三个原因是,“合适的产品”。


互联网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是普通用户如何能够更方便地上网,第二个阶段是用户在网上能够看到什么样的内容,第三个阶段是用户通过互联网如何进行消费升级,提升生活品质。


2014年的时候,海外新兴市场正处于第一个阶段,就是如何快速地接入到互联网,用什么样的工具、平台接入到互联网。所以APUS适时地推出了自己的用户系统,帮助刚刚接触互联网的用户,非常方便快捷地使用互联网产品和服务。


我想最主要的三个因素,第一是要快,第二个是顺势而为,第三个就是合适的产品和服务。


北极光投资决策最快的案子


主持人:2014年APUS刚成立,就获得北极光和红点投资1亿人民币的A轮投资,2015年北极光继续跟进B轮融资。北极光为何从一开始就看好APUS,并且一直跟进投资?


吴峰:我记得是2014年5月份,我跟李涛第一次接触,就被他的激情和他对海外的市场的认知所打动。我们经过自己的判断和分析,也认为海外是一个新的市场。


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,我觉得应该是“一见钟情”。


当时APUS的方向很清晰的,团队也是这个领域最强的。我们见了第一面之后,第二面基本上这个case就被定下来了,这是北极光有史以来投资决策最快的一个案子产品7月1日上线,不到一周就收获了100万用户,一个月就有了1000万用户,这个企业超出了我们的预期,我们也很幸运。


在2014年、2015年的时候,主流的投资基金对出海这个赛道是有偏见的。今天人们都在讲“上天入地”,也就是出海与下沉。在下沉领域已经跑出来了几个小巨头,出海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,直到今天我认为海外市场依然存在很大红利。


主持人: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,出海是不是必须要关注的话题,这个赛道到底有多宽?


李涛确切的说,所有看不到出海趋势的企业都太短视了不管它有多大规模。


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具有全球领导力的国家,必须要有大量国际型企业,为全世界的用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。现在很多人都喝可口可乐,看好莱坞的电影,遵从美国的价值观。中国的企业要清楚自己该做什么,中国的品牌、中国的商品、中国的服务都要走出去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
这个路不仅是国家和政府要去走,所有中国经济发展的参与者都要去走,这是我们必须要看到的一个更大的趋势。这不仅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,也是基于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。


新兴市场国家也需要接入互联网,也需要消费升级,也需要提升品质。这些国家原有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,就给中国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,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。未来中国的产业,无论是服务业、轻工业还是重工业,各行各业都一定会走出去,而中国的互联网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通路,作为桥梁把中国的各个领域带出去。


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涌向这个赛道,这个赛道像“桃花源”一样,入口很小,但是进去以后豁然开朗。每个品类都可以走出去,但走出去的形态不一样,比如APUS是把互联网产品带出去,而跨境电商是把商品带出去。


出海要“把握节奏”

主持人: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处在出海浪潮中,出海寻求机会的同时挑战也不可避免,在出海这个领域会遇到哪些挑战,应该如何应对?

李涛:中国企业走出去,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挑战可能有几点。第一个是,文化制度的适应性问题。

这里包括制度、法律法规、宗教、文化习俗、语言等,因为互联网有极强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征,走出去就必然会遇到这方面的挑战,还有很多我们无法想象得到,比如宗教相关的一些影响。

第二个很重要的是,相关国际性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后。

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,在专利技术和商标保护方面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。专利方面,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些标准,但面临着专利审批时间过长导致专利被侵犯的问题。在商标问题上,全球任何企业在全球化的时候,都会面临商标被抢注的情况。

第三个挑战来自政治方面。

大量的中国企业一起出海,就会给别人带来一些恐慌,无论你的用意有多好。比如我去别人家做客,我一个人去没问题,但是我把亲戚朋友全都带去,对方肯定会吓一跳。其实大家可能都是好意,带着礼品、带着交朋友的想法来了,但是对方就会有些不适应。这是我能想得到的宏观层面上的三个问题。

吴峰:从微观的角度来看,主要是与两个方面有关,一个叫做节奏,第二个叫做本地化。

先讲本地化,假如你去别人家做客,带了很多亲戚朋友,别人肯定不舒服。但是假如去做客的时候,你们帮别人做饭、帮别人打扫卫生,这就叫本地化。

节奏是什么呢?

从产品上看,最开始的时候是工具出海,后来有了内容、电商、游戏等;在地区上,分为欧洲、美国、印度、中东等,做什么产品、在哪个地区要有一个节奏。

在印度市场,如果团队现在过分强调营收,可能是不对的,因为这个阶段还没到,目前印度可能更需要发展用户。在欧美市场,获客比较难但是营收很好,所以游戏在欧美市就发展得不错。在中东,我们看到JollyChic、ClubFactory这些公司做的很好,所以中东可能更适合电商或者电商相关的基础设施。

这就是我认为的节奏感,在什么地方应该做什么样的产品。

中国企业出海的竞争力


主持人:在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,中国企业出海有哪些优势?


李涛:新兴市场的国家有几个特点,第一,经济基础设施和技术处于早期的阶段,第二,这些区域的人口非常多,第三,这些区域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,他们迫切需要先进的技术、公平的资本、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。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,今天中国的企业有能力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。


中国改革开放40年,互联网发展了20年,我们已经有了从0到1到100的经验。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市场,会懂得如何把握好节奏,如何满足当地用户的需要。


在中国市场要面对14亿人口、56个民族不同的语言,我们的产品技术是经过复杂的市场淘汰后保留下来的,在中国能够普及的产品和技术,到新兴市场国家会有更强的适应性。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,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积累了非常多的资本,这些资本会像甘露一样滋润这片土地,让它变得可耕种。


从这三个角度上来看,中国企业能够把握好节奏,能够给他们提供领先的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型,同时也有资本投入,所以能够帮助新兴国家和市场快速地成长起来。


吴峰:作为一个近十几年的VC从业者,从我的角度来看,经过这20年的发展,中国有两个行业在世界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,一个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,第二个是基于市场的风险投资机构。


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里面,除了美国本土企业之外,最多的就是中国企业。在福布斯评选的全球Top100 VC里面,中国VC面孔越来越多。所以经过这20年的市场洗礼,中国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,已经远远高于除美国之外其它国家的企业。


出海的“风口”在哪里?


主持人:在热门的出海国家和地区,比如东南亚、印度、中东、非洲,未来的风口会在哪里?


李涛:未来或许不能够再用“风口”这个概念,因为风口通常指的是单一市场。过去几年我们谈风口,是因为中国是个单一的市场,我们用户的需求是逐步满足的,从原来的简单能上网,到后来在互联网体验各种各样的内容。


出海曾经也被人理解为一个风口,但是当你真正走到海外去的时候,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异彩纷呈的,我们不能够简单用一个风口来概括。这个世界没有什么风口,因为当东半球风平浪静的时候,西半球可能正暴雨倾盆。


我们把整个市场进行划分,美国是一个市场,欧洲是一个市场,日韩是一个市场,这是我们认为第一梯队的三个大市场。之外我们看到,东南亚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,非洲是一个很大的市场,南美又是另外一个市场,中东是一个独立的市场,全球会被分成这样大概七个市场。他们相对来说文化更为接近,经济发展水平更为接近,互联网发展更为接近。


在不同的市场、不同的时间点,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不一样的。


欧美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,但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,美国的3亿多人口同样存在下沉市场。有没有人去关注“美国的下沉市场”,针对美国的下沉市场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,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


中东市场,这里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薄弱,但是增长速度很快,社会财富或者民众财富相对较多,所以电商发展会非常迅速。


东南亚和南亚市场,可能更多的需求是内容服务,在未来两三年里会发展速度比较快。因为人们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会迸发出来,他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产品。


非洲可能是未来成长最快的市场,而且很可能与东南亚和南亚市场的形态不一样。东南亚和南亚虽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,但它们有基本的框架和架构,非洲的基础可能大部分是零,所以中国企业更有机会重新架构一套更科学的网络系统。


这对企业家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,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企业实践,一种全新的社会实践。在未来的两三年里,网络基础设施和满足人民基本需求方面的服务,对于非洲市场将会非常重要。




关于Going Global
这是创业邦推出的出海新栏目,对话一线出海人物,讲述一线出海故事。出海相关业务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可添加作者微信konglujiao1991入群,备注出海相关业务-职位-姓名。


栏目往期文章
“小镇之王”马英尧:从下沉到出海,一路匍匐前进 | Going Global
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:什么是真正的智能汽车?丨Going Global
我在美国卖玩具,一年能卖几个亿丨Going Global
周亚辉:我为什么建议你去非洲创业?丨Going Global
中国人抢滩海外支付市场,谁能成为最后赢家?丨Going Global
掘金神秘非洲市场,这家公司要做“非洲的亚马逊”丨Going Global 
对话Musical.ly天使投资人:出海不是收割韭菜,而是放水养鱼丨Going Global





MORE | 更多精彩文章
● 开盘大涨205%,3亿人在用的金山办公上市!雷军坚持20年的程序员梦终实现 | 邦眼
● BBC拍《华为是谁》纪录片:曝光大量珍贵影像,因为无路可走,所以不想不成功会怎么样
 复盘WeWork上市折戟,孙正义和诺依曼都脱不了干系 | 海外头条
● 裁员、利润暴跌,日系三巨头押宝中国市场 | 撩车观察
● 李佳琦又“翻车”,“虚假宣传”的直播带货还能信多久?| 邦眼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